湖南动力工程学会
  • 湖南省动力工程学会
  • HUNAN POWER ENGINEERING SOCIETY
返回首页     |     返回上页    |    关于学会    |    联系我们
首页 > 信息中心 > 会员风采

以“光明”之名 点亮统战星河

发布时间 : 2025-07-25     文章来源 : 青春湘电

在国网湖南电科院有这样一位“追光者”,他的名字叫“光明”,他的人生轨迹,也如同他的名字一般,执着地追逐着能源电力的未来之光,并用这束光,凝聚力量,照亮前路。他,就是国网湖南电力一级科技领军专家、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、九三学社社员——朱光明博士。

追光者:初心如炬,科技报国的笃定前行

朱光明的“追光”之旅,始于2004年那个夏天。刚刚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的他,踏入了湖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。彼时,湖南火电厂正被“煤质差、效率低”的阴霾笼罩。年轻的朱博士没有退缩,他的目光穿透了煤粉的尘埃,锁定在“混煤掺烧”这一难题上。数不清的日夜,他在火热的锅炉旁观察火焰、记录温度,在实验室里反复演算、验证。汗水浸透了工装,煤灰沾染了脸庞,但他心中的“光”却愈发清晰——用科技解决实际问题,立足岗位服务社会。

image.png 

这份坚持,终于照亮了前路。他首次提出的“分磨制粉”掺烧新方式,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,切中了问题的要害。他的研究成果在湖南、广西、贵州等多省得到推广应用,每年创造的间接效益逾亿元,节能减排和保障供电的社会效益巨大,“朱光明”这个名字,也成为了电力行业公认的“掺烧专家”。五座沉甸甸的科技奖杯、两部专著、十余篇论文和多项发明专利,是他践行科技报国理想的生动体现,也是他作为统战人士立足本职、履职尽责的坚实答卷。

聚光者:同心同向,照亮能源转型之路

科研从来不是独行之路,朱光明深知,要照亮更广阔的未来,需要汇聚更多“光源”。在构建湖南特色新型电力系统的宏伟蓝图中,朱光明的统战身份成为他凝聚智慧、发挥桥梁作用的独特优势。他以对前沿技术的敏锐洞察和对国家“双碳”战略的深刻理解,凝聚起不同专业背景、不同年龄段的骨干力量,组建多个充满活力的科研团队。实验室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,讨论声此起彼伏,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闪耀。

这些“聚光”的成果是丰硕的:近三年,朱博士带领团队成功立项国网公司、湖南省重点研发等重大项目6项,开发规模高效的热质储能系统、推动绿电谷电高效消纳和电-热-冷多能联供;优化炉内燃烧降低水冷壁温差、创新性增加汽轮机末级叶片的湿度振点,为深度调峰下汽轮机安全运行提供了直观监控手段;以组合式、模块化为理念,开发具有核心自主技术的小型化集散式灵活储能系统,兼顾解决局部电网调峰调频需求和局部配电台区重载、三项不平衡、远端低电压等现场难题。这些成绩背后,是朱光明作为“聚光者”,将个人智慧升华为集体光芒的生动写照,更是他发挥统战成员作用,推动协同创新的成功实践。

发光者:建言献策,让科技之光照进现实

朱光明的“光”,不仅闪耀在科技生产一线,更实实在在地照向了社会民生。他积极履行九三学社社员和统战成员的职责,将科研一线的思考见解转化为推动行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智慧力量,成为一名积极的“发光者”。

2024年,他敏锐捕捉到燃煤火电低碳转型的紧迫性,向湖南省科协提报“用于燃烧后捕集的新型CO2捕获材料装备和工艺研发”需求。2025年,他将目光投向人工智能前沿,联合中南大学向省政府提报“AI与自主工业软件赋能锂电池产业升级”的议案,为湖南抢占新能源产业链制高点贡献智慧。

在担任长沙市雨花区人大代表期间,他时刻不忘国网人的责任与统战成员的使命。他积极宣传公司在电力保供、降价惠民、服务民生方面的举措和成效,讲解特高压、新能源对湖南发展的重要意义。他提交的议案,如“加强抽水蓄能、热储能等新型储能科技研发及综合利用”、“加强社会引导,强化节电意识”,字里行间都闪耀着科技工作者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深切关怀。

image.png 

光明的征途,永无止境。站在新的起点,朱光明将依托国网湖南电科院精心打造的“电博士”朱光明建言献策工作室这一全新平台,开启他“发光发热”的新篇章。作为九三学社的优秀代表和国网公司的科技先锋,他将继续汇聚统战智慧,聚焦能源电力发展难题,为推动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科技动能,让统战力量点亮更多灯火、温暖更多民心!

 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Copyright ©湖南省动力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  湘ICP备2025099717号        湘公网安备43011102002492号
地址:湖南省长沙市新韶东路429号康园大厦40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邮编:410004    电话:0731-85337988